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人才培养 > 培养动态 > 正文

材料院打造精品通识课 着力提升课程组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

时间:2024-09-06 20:03



材料学院由国家级教学名师、华山学者杰出教授周益春教授和白晓霞副教授负责组建课程团队,打造精品通识课“信息革命的源动力:电子材料”。课程团队不仅汇聚了材料学院白晓霞、廖佳佳、周楠、任庆利、张辉等多位优秀教师,而且包括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、电科集团相关研究所的知名专家。课程团队前后5次研讨,共同为课程的内容构建、教学质量提升及教学方法创新献计献策,进一步强化了该课程的跨学科性、前沿性、实践性和互动性特色。

打造精品通识课,揭示电子材料在电子信息中重要作用

“信息革命的源动力:电子材料”课程自筹备以来,便以其鲜明的跨学科特色吸引了广泛关注。课程融合了材料科学、器件物理、微电子技术、电子工程、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,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视角,使学生全面理解电子材料在信息革命中的核心作用。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,更培养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该课程将涵盖电子材料引领的信息革命、宇航电子材料发现趋势和挑战、GaAs基材料及器件应用、信息系统的“智能中枢”——存储材料等多个专题,通过理论讲授、案例分析、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,帮助学生理解电子信息材料在信息革命中的重要作用,并为学生未来的科研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教学名师指引,集体研讨大力提升授课水平

为提供全面的电子材料知识,课程团队老师围绕课程内容与建设展开了热烈讨论,就课程小标题、教学大纲、授课内容和授课思路等进行了深入探讨。周益春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,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,强调“集体备课”的重要性。他指出,这一模式不仅能优化上课内容,还能为课程注入“集体智慧”,让学生受益于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和研究领域的教师们的专业见解。通过集思广益,课程组成员共同提升了教学质量,确保了课程的通识性、趣味性、系统性和丰富性。周楠老师表示,通过研讨备课,课程团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电子信息材料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,将努力通过这门课程激发学生对电子信息材料的兴趣与认知,培养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。张辉老师则从集思广益、教学资源共享、团队合作与沟通以及反思与改进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启发。通过集体备课,老师们能够分享教学理念和经验,吸取长处,丰富教学方法和思路,优化教学资源,提升团队合作能力,同时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,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。

课程意义深远,凝聚全院智慧发力人才培养

电子信息材料是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基础,决定了电子设备的性能、效率和可靠性,在推动电子产业升级、引领信息创新与变革、提升国家战略与竞争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。通过普及电子材料知识,学生能够理解其在信息革命中的重要推动力,拓宽视野,了解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未来趋势。同时,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和实际案例分析,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,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此外,课程采用多种互动式教学方式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交流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,提高学习效果和满意度。

通过持续多次的集体备课研讨不仅为“信息革命的源动力:电子材料”通识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为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。未来,材料学院将继续依托名师资源,深化课程内涵建设,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,努力为全校本科生提供更加丰富、优质、系统的通识教育课程,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。